漏气危机加剧,国际空间站命运多舛
近年来,服役超期近10年的国际空间站可谓命运多舛。尽管预计要到2031年才正式结束使命,但目前,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它正饱受老化问题困扰,陷入日益危险的境地,很有可能要提前“退休”。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6日报道称,国际空间站漏气危机近日有加剧迹象,导致舱内压力和空气流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罗斯联邦航天局(ROSCOSMOS)已要求宇航员紧急对泄漏区域“打补丁”。NASA专家团队忧心忡忡,担心国际空间站将出现灾难性故障,甚至面临解体风险。10月底就有外媒消息称,NASA已开始准备紧急撤离。但另一方面,美俄双方专家对泄漏问题的严重性意见不合,加剧了紧张氛围。
漏气隐患深又重,修复之路阻且长
国际空间站自2000年起由俄罗斯和美国分别负责,相互连接的舱段则共同维护,以确保舱内压力稳定并充满可供呼吸的气体。然而,近年来,国际空间站面临着一个持续5年的“顽疾”——漏气,这一情况近日正在加剧。
据NASA监察长办公室今年9月发布的一份报告,由于长期漏气,国际空间站有50处“令人担忧的隐患”和4处裂缝。报告指出,每天有超过正常标准0.9千克—1.1千克的气体泄漏。最严重的漏气率出现在今年4月,当时空间站每天损失约1.68千克的气体。
报告称,这些漏气问题最早于2019年9月被发现,源头位于俄罗斯“星辰”号服务模块的一个隧道中,该隧道连接着一个对接端口和模块的主体部分,以及空间站的其他部分。这个区域主要用来存放计划在大气层中焚烧的垃圾,正是这个区域出现了持续漏气现象。
NASA在对空间站的内部风险评估中,将泄漏区域的风险评为最高,达到满分5分,并用“灾难性”来形容国际空间站潜在的泄漏情况。14日,NASA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由于疑似裂缝“非常小,肉眼看不见,且附近有支架和管道,使得诊断工具难以进入这些区域”,从而加剧了危机。
《科学美国人》杂志援引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航空航天工程教授大卫·克劳斯的话称,漏气问题难以解决,因为空间站体积庞大,空气量也很大,要想隔离出一个小小的漏气点非常困难。此外,空间站走廊内堆满了大量设备、货物和杂物,使得大部分船体很难从内部接近,进一步增加了修复漏气点的难度。
美俄专家析原因,各执一词难定论
CNN报道称,美国和俄罗斯的技术团队对造成问题的具体原因意见不一。
俄罗斯专家认为,空间站上的振动(可能是由储能系统等机械系统引起的)给墙体带来了压力,导致“应力疲劳”,即一种相对温和的力量在长时间内开始使金属开裂和磨损,直至丧失功能的现象。
而据国际空间站咨询委员会主席鲍勃·卡巴纳称,NASA认为情况更为复杂,涉及机械应力、环境暴露以及“残余应力”,或是转移舱所用材料制造过程中可能存在缺陷等多个因素。
据9月发布的报告,服务舱转移隧道泄漏不会对空间站的结构完整性造成直接风险,目前也不担心会对整体结构造成长期影响。美俄双方同意,如果泄漏速率达到“无法维持”的水平,则可能需要永久关闭问题区域,但双方尚未就如何确切定义“无法维持”达成一致。
合作裂痕显端倪,未来发展待破局
美国“每日银河”网站指出,国际空间站本是太空合作的象征,如今正面临一场令人不寒而栗的危机。当前分歧凸显出,美俄两国航天局之间的合作氛围日趋紧张。这场泄漏危机出现在国际空间站即将停止运行之际。尽管NASA已承诺让空间站运行至2030年,但俄罗斯航天局已表示可能在2028年之前撤出,这给双方合作关系的未来带来了不确定性。
NASA正争分夺秒地推进向商业空间站的无缝过渡,计划在2026年向包括“蓝色起源”和SpaceX支持的Vast公司在内的企业抛出橄榄枝,授予其价值不菲的合同。但人们仍担心,这些平台能否及时接过国际空间站的接力棒,填补其留下的空缺。
与此同时,“星辰”号模块泄漏问题仍在持续,国际空间站上的国际合作也出现裂痕,这使得空间站的未来命运悬而未决,亟待两国从技术和外交层面快速破解。
尽管面临分歧,美俄双方正在合作监测泄漏情况并试图找出问题的根源,共同应对挑战。NASA方面指令宇航员在“星辰”号转移隧道启用时,封闭通往俄罗斯部分的通道。同时,作为预防措施,NASA还在SpaceX载人“龙”飞船上增设了“托盘座位”。该座位位于飞船货物装载区上方,由泡沫制成,特别为搭乘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前往空间站的NASA宇航员预留。
载人“龙”飞船在设计时可以搭载7名宇航员,但因为安全原因,投入使用时只设置了4个正式座位,用于搭载执行Crew-9任务的两名宇航员以及之前因波音飞船故障而被迫滞留太空多月的两名美国宇航员。
说明:
本文来自网络媒体
纠错:243851468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