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驱动力增添经济新活力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近日发布《平台企业数字技术发明专利研究报告》认为,以腾讯、百度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平台企业在专利规模、质量和技术领域实...
-
月壤是怎样“换乘”的?
科技日报北京6月6日电(邱颖光范文超记者付毅飞)6日,嫦娥六号采集的月壤登上了返回地球的“班车”。帮助它完成“换乘”的,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
-
在上交会,遇见科技产业的“未来图景”
水下无人机看清海底万象、人形机器人在场馆内自主“行走”、可以载人的空中“出租车”、在运动中就能“飞拍”完成产品质检的协作机器人……正...
-
“耳目尖兵”高效支撑科学防汛
6月1日,我国全面进入汛期,南方进入主汛期。经分析研判,预计我国今年主汛期旱涝并发、涝重于旱,暴雨洪水等极端突发事件趋多、趋广、趋频、趋强...
-
“中国人自己的勘探理论,行!”
“深蓝探索”号钻井平台在开平南油田开展钻探作业。受访单位供图1.02亿吨!这是我国首个深水深层油田——开平南油田的探明油气地质储量。今年3月8日...
-
应用新技术 提升“含绿量”
蹬上长筒雨鞋,穿上反光马甲,戴上安全帽,挂起矿灯,挎上应急包……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湖北宜昌远安县山区的麻坪磷矿,钻进汽车,驶入550井口,一...
-
多管齐下让人工智能更节能|科技创新世界潮
世界经济论坛官网近日报道指出,为让人工智能(AI)发挥其变革潜力、提高生产力水平及社会福祉,人类必须确保它可持续地发展。这一愿景面临的核心...
-
“中国天眼”发现一批迄今最远中性氢星系
科技日报北京5月10日电(记者陆成宽)“中国天眼”又有新发现。记者10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基于“中国天眼”FAST的观测数据,由我国科...
-
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实时地震观测网
科技日报讯(记者张盖伦)5月12日是我国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记者从当天在浙江宁波举行的全国防灾减灾日首届防震减灾科普主场活动上了解到,国家...
-
如何保障数字生命技术始终向善
学生与闻一多数字人对话。受访者供图【深瞳工作室出品】采写:实习记者吴叶凡策划:刘恕李坤南京硅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孙凯没有想到,自...
-
量子计算机核心部件在安徽实现突破
本报合肥5月16日电(记者徐靖)记者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核心部件——高密度微波互连...
-
低质量系外行星大气逃逸驱动机制被揭示
本报昆明5月12日电(记者张勇、徐鑫雨)太阳系外是否存在像地球一样可以居住的行星?行星大气是决定行星是否宜居的重要因素。近日,一项由中国科学...
-
我国载人登月各项研制建设进展顺利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29日消息,2024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统筹推进空间站应用与发展和载人月球探测两大任务,向着建设航天强国的奋斗目标迈出...
-
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建造完工
图为“海基二号”导管架装船后全景。 韩庆摄(人民视觉) 本报北京3月12日电(记者冉永平、丁怡婷)记者12日从中国海油获悉:由我国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