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完本小说
-
霍秋兰道士小说全集-李龙源风风火火李扶摇阅读
点击红色链接阅读更多内容
女主角霍秋兰的小说书名是《道士》,该小说的男主是李龙源,作者是风风火火李扶摇,道士该小说讲述了:这颗蛇胆管不住很久,李龙源的身体又越来越和以前一样极端。不死不活的日子不断着,隔一段时间,家门口就产生一条老蛇,李鲲勇气大,每一次都被他击败,取下蛇胆,煮熟赠给爸爸,父亲的病况便会有一定的转好。但是好景不常,不多长时间病况再度恶变,恶化到一定的程度时,还会继续发生一条蛇,如此周而复始。
精彩小说欢迎阅读:
同学和老师们对我的态度始终没有转变,我幼小的心灵承受着一次次的打击,心态慢慢发生变化,变得沉默寡言、垂头丧气。学校和我奶奶多次沟通,最终让我选择转学。转学之后,那些传言也随我转到了新学校,我还是活在同学们的成见和排挤之中。之后又经历了一次转学,最后高二读完,就辍学在家了。
奶奶虽然对我有着“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期望,但觉得我“读书成器”已是镜花水月,不再做指望,但求我的心理不要出现问题就可以了。
我虽然转学了,萧鸿还一直和我有着来往,萧鸿的父亲也注意到我,和我奶奶逐渐认识起来。我奶奶希望我有一门手艺傍身,于是萧鸿的父亲介绍了他的大哥,人称萧山伯,是南京赫赫有名的风水师,感觉我很适合。我常常被人称作“扫帚星”,因而被人排挤。萧山伯是大名鼎鼎的风水师,刚好可以帮我摆脱“扫帚星”的属性。
但在奶奶看来,风水师这个行当,她非常排斥。我的太爷爷李龙源就是风水师,家门不幸,李家人丁萧条,正是因为作为风水师的太爷爷救蟒遭殃。但眼下,我去往哪里都不被接纳,作为风水师的萧山伯能够降魔卫道,不惧怕我“扫帚星”的称号。而且从太爷爷到父亲体内的妖邪,是否真的不再纠缠我,还是个问号。只有自强,才能真正的克制。奶奶思前想后,最终还是让我从事风水师的行当。
然而事情没有那么简单,第一次见萧山伯,是在他的铺子里,那铺子位于南京老城墙内的一个巷子里。萧山伯约莫四十多岁,一副道士装扮,下颌留着长须,头上留着道士的发髻,身着灰色长褂道袍,身材消瘦。他仔细打量着我的面相,又掐算八字后,便说并无师徒之缘。任萧鸿的父亲和奶奶如何推举,都无动于衷。
第一次没成功,奶奶和萧鸿父亲又软磨硬泡多次。有一次,奶奶私下和萧山伯说我与道家有缘,曾得汪天师生前庇佑,转死为生,还赠予玉石。奶奶知道汪天师生前嘱咐玉石之事,千万不能向外人说起,但她见萧山伯一身正气,便想说出来搏一搏。萧山伯听后,心中一凛,说要再见见我。我再次来到他的铺子,萧山伯带我至内堂,看到我贴身佩戴的玉坠时,萧惊愕之色难以掩盖,仔细端详一番,皱起眉头沉沉地点了点头。
看得出来萧山伯对这块玉颇有了解,于是奶奶便问这块玉的来历。萧山伯并没正面作答,慢条斯理地说道:“这是一块好玉,且不说价值连城,只是对你孙子非常重要。没有这块玉,你孙子恐怕也活不到现在。”
我奶奶对此深信不疑,其实我也毫不怀疑。
说完,萧山伯抿了一口茶,缓缓地说:“你孙子虽和我无缘,但生来与风水道术结缘,既然迟早入行,索性就在我这里入门吧。”
奶奶听到这话,眉飞色舞,连忙让我跪下拜师。
萧山伯连忙摆摆手,平静地说道:“既然无师徒之缘,就不要拜师了。留着我这,该教的我都会教,但不要以师徒相称。”
虽然不收徒,但奶奶也是喜出望外。就这样,我留在了萧山伯身边。
萧山伯这里有个规矩,入门前三年都是学徒,负责打杂和学艺,这期间需要缴纳学费。三年之后,就是入室弟子,萧山伯会安排活儿独立完成,按月发薪水。我入门前三年,稳稳当当地学习和打杂,可能因为在学校一直被排挤,到这里学得非常认真,也没有叛逆心理。
就这样,过了三年,虽然没有入室成为萧山伯弟子,但也可以领到薪水了。之后又过了四年,如今我跟随萧山伯已经七年之久。
日子长了我才知道,留在萧山伯身边学艺的都正式拜师入门。像我这样只传艺不拜师的,我是独苗。
这七年间,萧山伯先后收了三四十名弟子,一些弟子只干了两三年,还没有正式入门,就认为自己学富五车,回乡另起炉灶、自立门户了。如今萧山伯的铺子里,有着十几名弟子,大多都是一两年的工龄。一直守在他身边的弟子,只有大师兄张承山,他比我早入门六年,如今已有十三年了。
我刚入门的时候,也担心受到师兄弟们的排挤。但这七年,张承山起到了表率作用,一直以兄弟相待,对我没有半点偏见和排挤,这也是我能够待上七年的原因之一。
七年的时光转瞬即逝,我也从当初懵懂的少年成长为一名二十岁出头的青年,也摆脱了当年的沉闷,变得逐渐开朗。跟随萧山伯,我对相面之术、风水堪舆之法、超度念经等都能够得心应手。
这一天,本是周末,我原以为铺子清闲,和萧鸿相约看电影,被萧山伯喊回铺子。我在回去的路上狂奔着,深夏的夕阳拉长我的身影,余晖映着古城楼,梧桐树阵下,我撒腿狂奔。
随着一阵凉风袭来,三两片梧桐树叶挣脱参天古木,缓缓飘入城墙内,飘过古色古香的马头墙,悄无声息地落在一竿旗幌上。这竿旗幌挂在一条胡同的路口,上面简简单单四个字:“八卦堪舆”,黄底红字,在车水马龙的古城内并不鲜明。
我喘着粗气,进入胡同内,来到一间传统中式的大门,上方有块精致的牌匾,遒劲有力的隶书雕刻着三个大字:萧山伯。
这是一座雕梁画栋的四合院,据说是清代一位达官贵人的府邸,院内有五径,足有四五亩的地皮。这也是萧山伯的铺子所在,整座四合院,都是萧山伯的资产。
我走进大门,穿过天井,客堂映入眼前。这座客堂,就是一般客人洽谈的地方,客堂内也布满了风水堪舆殡葬道行所用的物料。大堂左侧摆放着七八个纸扎人,纸扎人后方是一排排货架,陈列着香烛寿衣之类,井然有序。右侧货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形色各异的骨灰盒。
我穿过大堂,进入萧山伯的书房,此刻师兄张承山也在书房内。萧山伯身材消瘦,象平日一样,穿着朴素灰色道袍,盘着道士的发髻。张承山微微发胖,身材不像道士,但盘髻、穿着古风,也是个真正皈依的道士。相比他们来说,我打扮怪异很多,穿着一身国风改良版道服,留着短发,戴着一顶黑色遮阳帽,帽檐有着二十公分的宽度,全方位遮挡我脸上的阳光,这种大帽檐的帽子,我常称作渔夫帽或者大檐帽。
萧山伯先是对我一阵斥责,我觉得很是冤枉,今天本就是周日,时间相对自由,但也不敢顶撞。我只能乖乖地称呼“萧先生”,由于我没有正是拜师,平日都没有以师徒相称,只能称作“萧先生”。
萧山伯说刚才有客户前来,责备我回来得晚了,如今客户已经先行回去。萧先生的客户,有求于他的大多是需要看风水,或者殡葬,或者撞邪之类的。于是让张承山和我说明客户的来意,这客户是萧先生的熟客,在政府里面身居要职,对可萧先生信得厉害。去年过年期间,也是我去了这个客户家里送去春联。
客户名叫雷鹏举,他家有个两岁的小女儿,近些日子像撞邪一样,白天迷迷糊糊,没有精神,一天到晚说不上两句话,而且患了厌食症,吃不了多少东西。到了晚上,怎么也不睡觉,哭哭啼啼,好不容易哄睡着了,又会从梦中哭闹着惊醒。看过医生,医生没有治好,这种情况持续三四天。雷鹏举对萧先生十分信任,于是想着让萧先生看看情况。
雷鹏举说前几天去过一场葬礼,带着他的小女儿,由于是亲戚关系比较密切,在白事上呆了很久,一直到了下葬后,一家人才回城里。第二天女儿就出现这个症状。他觉得和葬礼或许有关。
张承山皱着眉,接着说道:“我觉得这是‘丢魂’的症状。”
萧山伯肃然道:“道家认为人有‘三魂七魄’。这三魂称作天魂、地魂和人魂。也称之为主魂、觉魂和生魂。主魂主宰生息,是生命之源;觉魂主宰意识,是自我之源;生魂主宰人的灵性,是智慧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