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聚焦新基建:数据化发展潜力巨大
在一季度经济同比下降,各方抓紧推进复工复产的情况下,新基建被给予厚望。
在人民政协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举办的线上论坛上,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围绕着新基建以及背后的数字化机遇展开讨论。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表示,随着数字化的推进,未来的大趋势是实体经济数字化、数字经济实体化,这一过程中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刘世锦表示,近年来,大家已经享受到了互联网包括产业互联网的红利。比如说在这次在疫情冲击之下的快递系统、网上购物系统等。但互联网和消费端的融合,只是互联网和实体经济融合的一个序幕,真正的重头戏不是产品如何卖出去,而是产品如何生产出来,因此互联网和产业融合的大戏现在才刚刚开始。
不过刘世锦也提醒,虽然最近新基建炒得比较热,但新基建实际上就是以数字基建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过去的“铁公基”等老基建相比,新基建在技术途径、投资方式和运行机制上一些重要的区别:它们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不是公共产品,而是企业经营的产品或者经济学上说的私人产品。企业投资会有一个预算约束,投资要有回报的。
刘世锦表示,新基建相关的投资大多数是一些新技术,而且是成长中的新技术,它的潜能是不可限量的,但行业失败的风险也很大。这类行业一般是采取风险投资的方法。政府最好不要直接插手,交给企业和市场选择,才是明智之举。
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表示,这次疫情当中,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都在充分运用大数据的优势,开发了很多实时在线的系统,包括逐批的跟踪、测试、预警、排查等健康管理。疫情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契机。
他表示,数据是一种生产要素。而我们当前在数据资源、数据要素流通方面,存在着诸多的瓶颈,数字商品化、资产化、市场化程度还很不高,制约了数据资源充分的、合理的运用,阻碍了数字生产力的发展,要推进数字市场化,就必须要建立数据要素市场体系。
肖钢指出,建这个体系,核心是要建立数据规则。农耕时代就确立了产权的原则,工业时代确立了知识产权的规则。现在是数字经济时代,要确立数据的规则。数据的规则中,第一个涉及的问题就是这个数据属谁的。现在全世界各国都在讨论,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到底怎么来确认这个产权。
他指出,数据的产权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世界各国发展数字经济都在研讨,也没有马上就是一个明确的规定。对于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当务之急就是需要研究这个问题。(记者 周锐)
说明:
本文来自网络媒体
纠错:243851468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