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信息

构筑大众可及肿瘤分级筛诊,推动肿瘤“三早”更大获益

来源:自媒体 科技信息 2022-11-18

11 月 2 日至 3 日,HIT 2022 第四届肿瘤分子诊断与伴随诊断论坛在上海召开。本届论坛深度聚焦肿瘤全病程检测诊断及精准医疗用药,探讨在不同阶段的检测技术、诊断策略等,特邀 50 余位领域专家,围绕肿瘤早诊早筛、复发监控(MRD)、精准用药及伴随诊断等四大板块,共议肿瘤分子诊断与伴随诊断发展新趋势。

 

 

11 月 2 日下午,泰莱生物受邀出席论坛,分享公司基于多组学技术在肺结节良恶性辅助鉴别诊断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泰莱生物联合创始人钟晟博士就 “基于多组学的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平台” 进行主题分享。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致死率均高居首位的癌种,严重威胁国民健康。从临床角度看,绝大多数肺癌患者的早期临床表现为肺结节,因此,如何尽早地对其实施筛查、精准地判别其良恶性,在更早期阶段确诊肺癌并制定科学的诊疗方案,是降低肺癌死亡风险的重要预防措施。

 

“多部《指南》指出,肺结节的病因非常复杂,基于影像学的 LDCT 无法直接判别结节的良恶性,为了弥补 LDCT 筛查的缺陷,表观遗传学检查、液体活检和生物标记物等可作为联合筛查手段,对肺结节良恶性进行更精准的鉴别诊断。” 泰莱生物联合创始人钟晟博士分享道。《中国肺癌筛查于早诊早治指南(2021 版)》中也提出,亟需建立适合我国人群的肺癌临床预测模型。

 

(钟晟博士正在进行主题演讲)

 

为解决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问题,建立适合我国人群的肺癌临床预测模型,泰莱生物融入了多个组学的技术维度,联合影像组学、表观基因组学、代谢组学、临床表型组学信息,构建出肺结节诊断多组学深度学习融合模型。该项技术基于泰莱生物、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以及武汉大学共同发起的基于多组学的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MISSION 计划)成果,拥有过万例(获得病理诊断结果)规模的临床研究队列,并已转化为斐盼安®和斐盼康®两款产品,其肺结节诊断多组学联合模型针对早期肺癌临床诊疗,包括肺癌早筛、早诊、性质判定、手术决策、预后评估等任务的优化与完善可起到相当的作用,有效提升早期肺癌诊疗效率以及患者生存率,相关阶段性研究成果也已被 Radiology、Transl Lung Cancer Res、Cliniacal Epigenetics、ESMO Open 刊载。

 

“同样从精准诊疗的角度出发,近十年内我国生物医疗创新进度非常快,各类成果技术层出不穷。肿瘤作为严重影响人群的慢性重病,其筛查诊断必然面向极其广大的民众,庞大的人口意味着复杂的需求窗口。在这样的背景下,构筑大众可及的肿瘤分级筛诊则尤为重要。” 泰莱生物联合创始人钟晟博士说道:“譬如普通人群的大规模初筛和普筛、高危人群的精筛、疑似患者人群的鉴别诊断、临床病理的 ‘金标准’ 诊断都有不同的需求,这些细分阶段需要引入不同底层技术的产品,对产品的功能、性价比、依从性的要求也随之不尽相同。”

 

泰莱生物作为一家前沿的生物科技公司,基于独家的生物多组学技术,提供重大疾病的创新液体活检产品和服务。基于基因组学、表观遗传组学、代谢组学、蛋白组学、影像组学等多维度生命信息数据,已在泛肿瘤普早筛及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两条管线中落地转化为产品,通过高效、高质量、低成本的技术方法,成功应用于肿瘤筛查、肿瘤辅助诊断及肿瘤术后、预后评价指标,可更好地对肿瘤筛查、诊断、治疗提出更好的指导和建议,在临床应用中显示出巨大的使用价值,解决了肿瘤在普早筛、鉴别诊断、伴随诊断等领域有极大需求且未被满足的痛点。

 

在大规模人群的癌症普早筛方面,泰莱生物落地转化了泛肿瘤普早筛产品安安盼®,结合独家生物纳米材料和专有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从小管血液中精准抓取极微量的肿瘤代谢物。仅需 4mL 外周血样,即可对我国高发病或高死亡的 14 大恶性肿瘤进行一一溯源定位的早期罹患风险预警。因其无痛和非侵入性的优势,可广泛适用于大众人群,已实现真实世界数十万人群规模的泛癌种筛查。目前,该项研究还将继续。


在发言的最后,泰莱生物联合创始人钟晟说道:“客观、准确地锁定技术最适合的应用场景和最适用的人群,才能转化出切入细分市场中最适当的产品,推动早筛行业更规范、良性地发展,也只有这样,前沿的技术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有效助力基层医疗,真正惠及千家万户。”

(本内容属于网络转载,文中涉及图片等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及投资依据。)

说明:

本文来自网络媒体
纠错:2438514686@qq.com

蓝码智能科技信息网

备案号 | 粤ICP备15075408号

Copyright © 2019-2020

使用手机端扫描上面的二维码

浏览移动站获取更多科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