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山海完本阅读
-
赵德发著小说全集经山海-主角是吴小蒿尤浩亮
点击红色链接阅读更多内容
小说《经山海》的作者是赵德发,该书主要人物是吴小蒿尤浩亮,经山海小说讲述了:吴小蒿想要摆脱自己的原生家庭,在那里她从未感受到所谓的亲情,落后的思想让她难以忍受,所以她只能通过读书逃离这里,但是她的婚姻也不好。
精彩小说欢迎阅读:
区长在楷坡两个一把手的陪同下走出小会议室,离开大院。没资格陪同区长的干部,有的回了自己的办公室,有的去了自己包的片儿或点儿。吴小蒿本来想让文化站站长带着去看文化遗址的,但现在没有了心情,就回到办公室呆坐着。她知道,今天楷坡干部议论的一个热点,便是她抢先开车门的事儿了。
她的猜想果然被证实。过了一会儿,一个中年妇女敲门进来,脸上带着不平之气:“吴镇长,我听我家老来说,你那会儿让书记骂了?”吴小蒿站起身问:“请问您贵姓?”那女人说:“免贵姓郝,郝娟,计生办副主任,来春祥是俺当家的。”吴小蒿便知道,镇人大的来主席把自己出丑的事说给老婆听了。吴小蒿起身向她勉强一笑:“谁让我不懂规矩呢?”郝娟抬起一只手猛地一甩:“什么狗屁规矩!就他姓周的事儿多!你身为一个女同志,而且初来乍到,他就让你当众难堪,有这样的领导吗?”
她注意到,郝娟说话时嘴唇聚起一道道竖纹,让嘴部像两片毛蚶壳。郝娟刚才这话,真是道出了吴小蒿心中的委屈。但她知道,镇里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她不能随便接话茬儿,就指着对面的一把椅子让郝娟坐。
郝娟坐下又说:“书记太不像话了,把你一个女同志安排到哪里不好,偏偏安排到那间宿舍!”吴小蒿昨天来报到,刘大楼主任把她领到了办公楼后的一间屋,说是她的宿舍,还说,以前这里住的是一位副镇长,到了离岗的年龄回家了。她见屋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就没有多想,放下了铺盖。她问郝娟:“那屋怎么了?”郝娟说:“住过吊死鬼。”“什么?”吴小蒿头皮一炸,急忙追问。
郝娟告诉她,大概是一九八几年,上面派来一个党委秘书,是刚毕业的帅哥大学生。党委书记想试试他的笔头,在他报到的第一天晚上,吩咐他写一篇讲话稿,书记第二天在三夏生产动员大会上用。第二天早上,书记发现秘书没给他送讲话稿,就叫人去要。那人去敲门,秘书却没有应答,便回头报告书记。书记叫来几个人一起过去,又是砸门,又是叫喊,但里面始终没有反应。迫不得已,书记只好下令破门而入。大家进去后发现,秘书已经吊死在后窗上,办公桌下一片纸团。打开看看,每张纸上只写了“同志们”三个字,再加一个冒号。
吴小蒿汗毛直竖。她恍惚看见,她宿舍的后窗上,正高高吊着一个小伙子。
郝娟打着手势道:“秘书出身的,有这么两种人:一种是让别人折磨死,一种是把别人折磨死。那个上吊的帅哥,刚刚报到,对情况一点儿也不熟悉,书记就让他写讲话稿,他又特别爱面子,只好拿绳子把自己结果了。另一种,当秘书时间久了,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然后去折磨下属,咱们的周大书记就是这样。”
吴小蒿知道,周斌书记以前是区委办公室副主任,分管文字工作,是写材料的高手,一般稿子很难入他法眼。她问:“他到这里不专管文字了,还怎么折磨下属?”
郝娟苦笑一下:“照样折磨。办公室刘主任写一篇稿子,书记一遍遍看不中,让他反复修改,逼得他经常打通宵。刘主任跟人说过,有时候,写材料写到半夜,精神接近崩溃,真想追随那个前任,挂了算了。不光他,好多人都说,材料在书记那里老是通不过,真不想活了。”
“别人写什么材料?”
“人人都要写,又是调研报告,又是工作小结,隔三岔五就要来上一份。你说,乡镇干部讲的是实干,写那么多材料干啥?可是周书记说,工作做得再好,也要体现在文字上,笔杆子上的功夫,是干部最重要的功夫。他还提出一个口号,叫什么来着?对了,‘文比天大’!”
吴小蒿听到这里,想起了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赵翼的两句诗:“莫将三寸鸡毛笔,便做擎天柱地看。”她早就知道“文比天大”这个说法,心想,在文人中这样讲,强调写好文章的极端重要性,还算说得过去,但在基层干部中提这口号,就有点儿离谱了。
郝娟又说:“这还不够,他还要求,上级的简报上、媒体上,经常要有楷坡的消息。他搞了个奖惩办法:在中央媒体发稿,奖一万;在省一级媒体发稿,奖五千;在市一级媒体发稿,奖一千。哎,你在城里工作多年,认识媒体朋友不?帮我发一篇呗?”说罢,她从兜里掏出了被折成六十四开的打印纸。
吴小蒿这才明白郝娟来串门的目的。她接过稿子展开看看,发现这是一份楷坡镇计划生育工作半年总结,其中找不出什么亮点。但她不好直接拒绝郝娟,就说:“郝主任,我之前在区政协工作,与媒体朋友没有多少交往,我回城的时候找熟人转交给报社,让他们看看。”
郝娟双手合十,向她连连晃动:“谢谢吴镇长,谢谢吴镇长!”
道过谢,郝娟又说起自己的老公。她说,三年前,这里的陈书记被提拔走了,接陈书记的应该是她家老来,老来干副书记八年了,他不接谁接?没想到,腾地一下,周斌空降,老来只好干了个没权没势的人大主席团主席。打听一下,原来是周斌想下来镀金,为升副处打基础,跟领导软缠硬磨,才来到楷坡。这人是个野心家,他来楷坡都干了些啥呀?搞花架子,耍笔头子功夫……
吴小蒿知道,她不能再听郝娟的,与这样的长舌妇接触多了,自己会陷入是非旋涡,难以洗白,就说:“郝主任,对不起,我不能陪你说话了,我要让文化站站长带着出去转转。”
郝娟的脸上现出诡秘神情:“郭默带你出去?那可是书记的大红人,你跟她搞好关系,就等于和书记搞好了关系。”
吴小蒿有些恼怒:“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我分管文化,跟她是工作关系,不考虑别的。”
郝娟摆出不把话说透绝不罢休的样子:“你分管文化站,更得了解郭默。这人是个渔家女,之所以能当上站长,不光是因为会唱,还因为会跟领导那样。”说到这里,她向吴小蒿挤了挤眼。
吴小蒿再不愿听她嚼舌头,就给郭默打电话:“小郭,咱们出发。”说罢起身向外走去。郝娟也跟着走到门外,还没忘了小声嘱咐吴小蒿:“我是信任你,才跟你说这些的,你可不要告诉别人。”
5
吴小蒿刚走出办公楼,就见郭默骑着摩托车从大院最后面的文化站过来了。因为车子太旧,声音特大,车后冒的青烟也清晰可见。
郭默将车停住,漂亮的小脸上现出笑容:“吴镇长,你家里有车,也不开到楷坡,还要我用这破摩托驮你。”吴小蒿将一条腿迈上她的车后座,说:“我把车开来,孩子上学怎么接送?我必须留给孩子她爸。”“再买一辆。”“那怎么可能?我还当着房奴,每个月要还房贷呢。”郭默说:“能当城里的房奴,也是一种幸福。我们住着镇里不花钱的房子,可是把孩子耽误了。乡镇小学,教学质量太差,这都什么年代了,老师上课竟然还用本地土话,愁死我了!咱们先看楷碑,你坐好,咱走。”
吴小蒿让郭默带着,出了政府大院。郭默没戴头盔,长发飘飘,直扫吴小蒿的脸。想到郝娟说的那些,吴小蒿对眼前的女人没有好感,觉得在她脸上扫来扫去的,是一种叫作“冒犯”的东西。她想起,曾在史书上读到,晋朝有个叫郭默的大将,曾任江州刺史。王羲之当过江州刺史,留下美名,那个郭默却是劣迹斑斑,死于非命。她问郭默为什么起了这么个名字。郭默说:“我小时候能说能唱,我爹烦了,就起了这个名,想让我沉默一点儿。可是,我长大了还是沉默不了,哈哈。”
正走着,郭默忽然抬起一只手,向前面的住宅楼上连连摆动:“‘牛哥’你好!”
吴小蒿抬头看看,楼上却没见人,就问:“你叫谁呢?”郭默将摩托车停下来,仰脸向楼上一指:“喏,那不是‘牛哥’?我很喜欢它这样子,走到这里就跟它打招呼。”
吴小蒿这才发现,从六楼的一扇窗子里伸出一个黄牛头。它不理郭默,一边反刍一边看着远方,嘴里掉下的唾沫,差点儿落到吴小蒿的脸上。她惊讶地问:“楼上怎么能养牛呢?它是怎么上去的?”郭默说:“庄户楼上,什么都养。据说还有养羊的,养猪的,养鸡养鸭的。这一户,春天用筐子把小牛犊吊上去,现在长大了。”吴小蒿问:“它怎么下来呢?”郭默说:“不知道。”
她指点着楼房说:“这三座楼,是周书记的得意之作。前年,他为了让楷坡增加非农业人口,撤乡改镇,就把附近两个村子拆掉,把村民集中到这里,大家都叫它们‘庄户楼’。村民上了楼,有好多不方便,种地要跑很远。”
吴小蒿抬头看看“牛哥”,见它还在遥望远方,心想,你在想念山上的青草与伙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