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源解决35岁危机?好企业会早早给你机会
20世纪90年代,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首次提出学习型企业的管理理念,掀起了企业界的管理浪潮,有预言称学习型企业将是21世纪全球企业组织和管理方式的新趋势。
时至今日,这项预言正成为现实。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自身的组织能力持续提升,而组织能力的提升需要持续不断的学习。然而,如何使理论培训不再是空中楼阁,应用在真枪实弹的实践中推动业务和战略的发展,成为新的问题。
在这种需求推动下,企业大学作为上承战略、下承业务、直面绩效的学习发展部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企业组织架构中,成为培训界热点。
2017年,《培训》杂志曾发起“中国企业人才发展”调研,针对“企业大学”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制定出包括“业务支持”、“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在内的16条全方位测评维度,并以此为依据评选出50家企业大学,海尔大学、华为大学、苏宁大学等企业人才摇篮上榜。相对应的是,这些大学的母体企业分别领跑自己的所在领域,而企业大学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不妨通过这些标准来一探究竟。
(《培训》杂志对企业大学提出的16条评选维度)
跳出培训,面向未来培养人才
“企业大学”这一产物的诞生初衷,是为企业提供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因此企业大学不仅只是通过培训为员工赋能的部门,而要成为一个以“助推企业组织变革和人才发展”为主要职能的学习机构。以苏宁集团在2011年成立的“苏宁大学”为例,就旨在面向高管、面向未来,培养苏宁事业的接班人,十年来不仅丰富了在线课程与认证讲师,还构建了完善的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培训体系,线上线下随时随地满足内外部学员的学习,保证了人才的有效输出与对外赋能。
对于新入职场的“1200工程”(苏宁自主人才培养工程)萌新,苏宁大学为学员分为成长期、成熟期、成才期、成功期四个阶段,对应不同岗位,给予因岗制宜的培养。
例如在领导力方面,从管理自我、管理他人、管理团队、管理体系四个不同的维度设置相应的科目,苏宁大学还大手笔引进中欧商业在线领导力课程,参与课程设计及知识贡献的专家学者来皆源于哈佛商学院、沃顿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等众多著名商学院;在业务进阶方面,按照新手、熟手、成手、专家的划分,每一个模块里面都有相应的细化课程和配套措施。
(苏宁大学培养路径)
不难发现,苏宁大学把培训从传统的人力资源工作剥离,解决了培训和业务两层皮的问题,同时把培训工作升级到战略层面。从战略愿景出发,将大的目标拆解成一个个步骤和环节,战略愿景的核心能力有哪些,人才梯队建设要求是什么,如何培养战略核心能力,如何建设人才梯队等等。可以说在人才培养方面,苏宁大学凭借长期的深耕将自身建设成为企业的能力中心。
相辅相成,融合需求支持业务
苏宁作为一家从零售起家成功转型互联网的企业,可谓是行业内名副其实的“长跑选手”,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业务带来大量人才需求。在对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人才的渴求下,为更好实现员工快速上岗,苏宁大学推出了“宝典”,立足于“以考代培”学习理念,解决了员工上岗应知应会的问题,各产业各体系的员工都能在“宝典”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实战技能。苏宁合肥大区滁州公司人力资源经理范淼在刷完了7万多题后,就表示自己对人力资源体系的各个模块有了比较系统的认知和了解。
(苏宁大学“宝典”线上发布会)
此外,苏宁大学还联合苏宁各产业针对不同岗位设有不同的课程培训。2019年,苏宁大学联合苏宁物流成立的国内首个快递学院。随后一年间,全国巡回课程超过600课时,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超过30个城市的数百位快递员通过当地相关部门组织的技能考核,获得专业技术职称,无疑为快递小哥们开拓了更广阔的职业空间。
从业务支持的角度出发,企业大学服务于企业战略与业务,支撑企业变革与转型,而不同产业也为企业大学的课程设置、培养方向提供依据和支持,两者相互依托,互为表里。由企业大学夯实对员工的内部赋能,对支撑企业提升基础能力非常有价值。
文化传承,企业思想贯穿始终
在现代企业中我们发现,越是优秀的企业越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而企业大学是文化建设工作的中枢机构,是企业思想的发源地,也是重要的传播阵地。在这方面,苏宁大学已经形成了贯穿员工职业始终的机制,新员工入司后会经历“启航苏宁”的系列培训,晋升前会经历训战营系列的“回炉重造”,日常则不乏高管面对面、苏宁茶话会、1200狮友会等企业文化氛围的熏陶。
(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与1200共同参与传承跑)
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直接担任苏宁大学校长,每年都会安排时间,在苏宁大学和1200管培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对初入职场的年轻人而言,能够向企业高管提出工作难题并得到解答,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苏宁大学基于721学习法则(即70%实践与经验、20%反馈与交流、10%教育/培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立足长远进行人才培养。每年都会举办“1200定岗仪式”“1200传承跑”等活动,通过活动形成团队独有的仪式感,用张近东的话说,这将“提升1200团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推动1200工程的持续发展壮大。”
无论是走出校门的毕业生,还是面临35岁魔咒的职场老炮,想要提升自己,除了MBA等在职学位,似乎没有其他选择,对于一些半路出家的转型者,积累经验只能等待时间的积累。企业大学传授员工的职业技能和文化沉浸,不仅为员工的职场之路奠定基础,也更将益于企业的人效爆发和业务发展。彼此成就,互惠互赢,或许就是如苏宁大学一般众多企业选择成立自己的企业大学的原因。
(本内容属于网络转载,文中涉及图片等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及投资依据。)
说明:
本文来自网络媒体
纠错:2438514686@qq.com